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第五場 (五)稱念佛號可立即消除恐懼感

仁敬法師 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講記節錄
第五場 15 21
全文視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hnLa-VIHVM
 ()稱念佛號可立即消除恐懼感  

特別我們透過前面兩願,第一願、第二願,真的感受到阿彌陀佛跟我們的關係是那麼親近,祂對我們是那麼樣的焦急的要救度我們。那麼當我們在念的時候,我自己已經是習慣了,不管什麼情況,悲傷也好,孤單也好,這個我是幾乎都沒有我說一般人早期會或者是我們生煩惱了,種種的不安穩害怕,像我今天,當我的小侍者那個小女孩很有善根,她就跟我說她每次走到暗暗的地方她會害怕,她就趕快念南無阿彌陀佛就不怕了。

小孩子很單純,她如果對這些佛號對阿彌陀佛產生一種親近的感覺、信任的感覺,一念第一句就有感覺就有效果了,不用再念十分鐘十五分鐘,來不及,都已經嚇死了。這句佛號是在任何時候,特別是急難的時候,我們真需要人幫忙的時候,就要讓祂產生作用,不是拿來只是修禪定練功夫,那也沒什麼特別嘛,所以我們要懂得去怎麼樣去吸收這句佛號的力量。

首先真的要用心, 用心去體會, 體會阿彌陀佛的願, 阿彌陀佛的心情,阿彌陀佛跟我們的關係,以及阿彌陀佛在這句名號當中,祂到底有哪些功德,我們都要一一的去體會。事實上如果你自己老實念,有些老菩薩他也聽經也聽不懂,即使你跟他講解他還是聽不懂,可是人家很老實,透過老實稱念,其實念念當中因為本來這個名號就有力量,所以他自然就可以體會到種種的功德。那我們因為業障比較重,我們不認為這個佛號有什麼特別的功德,所以你念當然沒味道,念的那個心態不同,所以我們就要透過研究教理來分析來帶領我們怎麼去體會。

比如說在《無量壽經》光明遍照第十二品這品經文,以前我們初學的時候,在培訓班上課我們都要覆講,老和尚規定我們要從第一品講到最後一品,要老老實實的,這樣子學得整部很圓滿。那每次我講到第十二品,我就很想跳過去,因為很枯燥都是名號而已,之前鐘茂森博士也提到他初學《華嚴》的時候,他三跪一拜拜到老和尚房間,請這個《華嚴經》回去開始學,那當然整個過程很發心,結果一回去開始學開始讀誦,一直讀一直讀越讀越無聊,整部《華嚴經》第一卷,幾乎都是佛菩薩的名號,很無聊。

人家資質那麼好的人也讀不下去了,那我那時候初學的時候,看到這品真的覺得沒有什麼,哪有說前面法藏因地第四那麼精采講故事一樣,跟我講阿彌陀佛以前怎麼修行,怎麼發願蠻有趣的。現在,認識到阿彌陀佛的這個名號功德,以及稱念當中真的去感受到種種法喜的時候,忽然間我再看這一品真的不一樣,原來我們內心的那種感動,在稱念的時候的那種感動,就是這一品裡面寫的。


(待續)
弟子傳學恭敬節錄 ( 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