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敬法師講經《四十八願要義 講記節錄》
第二場 【第1 至 2願】
(十六) 阿彌陀佛超勝諸佛的大悲心
所以我們真的…前不久我在一個學會講法, 那個會長的兒子很聰明才六歲, 他因為學會常常有法師去講經, 所以他也是很有善根, 也發願要求生極樂世界。我每次看到他, 我也會跟他談幾句, 那麼這一次去的時候, 他的媽媽跟我說: 這個小孩又問她一個問題, 經常問一大堆問題。
因為很聰明, 那這次問她這個阿彌陀佛, 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小孩子不懂, 就以我們人的思惟, 來看待阿彌陀佛。其實這個問題以前他就常常問...每次有法師來他就問, 那麼他的母親不知道怎麼回答。她說以前的法師都給他回答說:「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就這樣子解釋。像我們平常所理解的, 可是小孩子這樣子聽, 恐怕沒有太大的作用, 一定沒有辦法滿足他的求知欲, 所以他每次都要再問一次。
那這次他媽媽就來問我, 我就跟他講, 我說:「你不用回答他, 你反問他, 你覺得阿彌陀佛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 你不是要去極樂世界嗎? 那你也常常有時候會聽經, 那你覺得他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你引導他用心好好去認識阿彌陀佛! 只有這樣子引導他, 那麼他內心的體會才是真正, 他的境界。如果我們跟他講無量光無量壽...或者是我們跟他講...阿彌陀佛多厲害多有智慧…怎樣怎樣...你講得再好也是你的境界, 不是他的境界。所以他聽完以後就忘記, 小孩子忘得很快的, 對不對?
大人都也是一樣, 這邊聽, 那邊出, 肯定是不深刻的。所以我說你不要回答他, 你不斷的反問他, 引起他的…引導他思惟, 我們可以做引導的工作。那這樣子他每想到...阿彌陀佛的一個特點, 馬上就落入內心當中, 這個就是他對阿彌陀佛的...一種關係真正建立了。
所以當我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 我真的打從心裡面覺得, 我們大人都不如這個小孩。人家我們也發願, 他也發願。他就會一天到晚去想著, 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我們有沒有想過? 阿彌陀佛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尊佛? 在座的各位大概常常去想到這個問題的人, 應該不多。如果常常去想, 那你肯定跟阿彌陀佛的關係很密切、很熟悉! 比你的另外一半還熟悉, 如果能夠超過你跟你另外一半的關係, 你跟他怎麼可能不感應道交? 對不對?
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 相應的一個管道。那你看我們的從這兩願, 就可以去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悲心! 從其他的願也可以去體會到, 阿彌陀佛的智慧, 阿彌陀佛的善巧, 阿彌陀佛接引我們的方法, 種種…種種的。 四十八願, 願願都是在幫助我們真正去認識阿彌陀佛, 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尊佛。
所以我們每聽一遍, 就是在加深, 我們跟阿彌陀佛的感應。那麼, 這兩願的重點就是啟發, 我們對於阿彌陀佛的悲心, 這方面的認識。那麼透過其它的願, 我們就方方面面, 都能夠更瞭解的時候, 我們就在某一個當下, 就能夠生起決定往生有把握的信心。為什麼? 也就說明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 已經十足了。 就在你對阿彌陀佛信心, 百分之百不懷疑的時候, 你也很清楚祂是用什麼方式, 讓我們真的只要願意就可以往生, 那你當然不會懷疑了。
其實越有善根的越簡單, 像老菩薩跟他講:「老菩薩, 我告訴你, 西方有一個極樂世界, 有一個阿彌陀佛。 祂很慈悲替我們發願, 你只要願意點頭, 求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去, 極樂世界作佛, 那這樣時間到祂就隨即帶我們去。這樣我們就不用說會往生到哪去, 或是會死去。不會的, 我們不會死! 我們會隨即往生到極樂世界, 無量的壽命。這都是阿彌陀佛給我們加持的…」老菩薩只要聽到這個馬上就相信。
所以我們幫人家, 也是一樣, 你遇到有善根的, 你只要簡單扼要跟他講...特別是臨終的人, 他也沒有得選擇。所以你只要會講幾句話...就可以送一尊佛成佛。透過阿彌陀佛的願力, 我們是一個緣, 只要我們幫忙著介紹這個法門, 讓人家知道有這個方法, 就可以在一生當中成佛。他也不用修, 我們也不用勸半天, 就這麼簡單! 你只要掌握到要點, 所以這個是善根深厚的。
弟子承慈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