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敬法師講經《佛說阿彌陀經》要義講記節錄
(七) 我們才是阿彌陀佛急切要救度的對象
那我們如何讓自己很快的契入這個經呢? 有一個捷徑,就是我們直接從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的願,我們去體會阿彌陀佛跟我們的關係,我們產生的一種非常熟悉的親切感,我們自然就很容易感應道交。 所以我們在前面,我們之前講的四十八願當中,從前面的「國無惡道願」以及「不墮惡趣願」,我們也可以體會到阿彌陀佛對我們的這種焦急救度的這種大悲心。
這種是什麼心情呢? 在『湼槃經』裡面有一段話,我們念一遍:『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重。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
這段是對我們講的,我們是罪惡,又罪惡又放逸,這類的人也就是…他這個是譬喻: 這個父母有七個孩子,那麼七個孩子當中,生病的這一個父母親是最關心他,不是父母親的心不平等,而是這個是天性,自自然然會如此,特別是諸佛菩蕯,衪這個慈悲遠超過父母的心。
所以對我們對這些罪業罪重的人,衪就特別的關心,特別的想要趕快來救度,所以我們不用擔心我們業障那麼重,業障越重佛就越先來救你,只要你能夠相信,跟祂求救。這個身段要放下來,很多知識份子這一點很難,要跟人家求救,這個面子拉不下來,而且內心也很高傲,覺得我根本就不需要嘛,靠佛? 信都不信呢。所以不要以為很簡單,對不信的人來講,是很難突破這一點的,很難承認自己無路可走、無法可施,只有阿彌陀佛可以幫助他,很難拉得下這個臉。
弟子 承素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