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敬法師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 講記節錄 》
第七場 【第28-34願】
(三)具備善根福德才入得净土法門的核心修法
前幾天王理事長還在說,下次希望有因緣我還能常常回來,說這裡的同修比較聽得懂我講的,意思是說比較淺就對了。他說我們這裡的同修,程度比較一般這樣啦!我說,話不是這樣講,我們這些同修善根最好,我跟這裡的同修緣很好,因為我們修淨土法門,條件我們剛剛說過,最可貴的條件可以成就的,所謂上根人吶!最容易成就的就是老實。你看我來這邊說,大家都聽的很歡喜呀!表示可以相應,我說的方法是比較淺白,但是這道理是很深的,你如果沒有善根你也沒辦法接受,不會相應。
所以不是我們這裡的程度較低,只是說我觀察這邊的人的個性,用大家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說。其實這個內容很深喔!所以就要用一些故事或是什麼來深入淺出,這邊的同修如果說素質,善根福德的素質不夠,你跟他說一句也聽不懂,甚至是博士,知識分子,你跟他說他聽不進去喔!他比較喜歡聽一些佛學名相較高深的,反而我們講的這些話很淺,但是道理很深的,他反而聽不懂,裡面很深的道理他聽不出來。
這部分真的就是要靠我們的善根,去感受感覺,用感應的,就像人跟人之間在一起的直覺,你直覺這個人的程度好壞,他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們有直覺呀!有些人知識分子他會用研究用分析,但是他的直覺較遲鈍,他反而無法分辨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所以一個人的程度好壞,不是看他讀的書多或少,所懂得的名相多或少,不是這樣,這全是個人的素質,善根這個部分而定的。
像我們這裡有一位老菩薩同修,和她其他的家人家族,加起來有二十幾位,可以成立一個班了,可以開一班了,其他的同修也一樣,很有善根。所以這個地方,確實理事長也很發心,成立這個道場也有很多年了,若沒有發心不可能有今天這個成果,所以大家要珍惜,好好來運用。
弟子承素恭敬節錄(仁敬法師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