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敬法師 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 講記節錄》
(十三) 跟法相應自然放下之樣子
所以當我們有了這個神通,種種的神通之後,我們也可以明白,為什麼我們會有種種的這些心理反應,透過教理再了解這些事實真相,我們起心動念,就會跟佛越來越像。事相上當然做不到那麼圓滿,自己習氣毛病一大堆,可是內心確實跟世間人的觀念都不一樣;看法都不一樣,就好像活在另外一個世界一樣,同一個空間不同世界的人,修行越久體會越深刻,你會覺得跟世間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但是幸好有諸佛菩薩作伴不會覺得孤單,如果是世間人…你所得到的不是內在的充實,是外在的一些事業的成功,那麼你爬得越高峰,那真的是高處不勝寒,是很孤單的,內心越來越空虛。但是我們修道人不怕,境界越高跟世間人好像真的很多方面也有一點格格不入,習性都不同了嘛!一個喜歡五欲六塵,一個喜歡清淨法喜,清淨梵行,完全不同,內心的境界差別更是越來越遠,你會覺得了解你的人越來越少。
所以孔子說: 朝聞道夕死可以。真正能夠聞到道,跟法相應其實就夠了,心滿意足, 那可見得多難。那真正能夠契入這個境界,雖然跟世間人沒有辦法,真正的能夠相容,可是因為內心的法喜,有諸佛菩薩在,所以夕死可以,一點也不留戀這世間一切。但是確實我們會感覺到,跟這個世間越離越遠… 可以說幾乎沒有朋友,沒有世間人的,像總是有親朋好友這些人來往來的。可是你會發現不需要這一些了,事實上你不需要的反而覺得時間不夠用,天天跟諸佛菩薩在交心,天天跟諸佛菩薩,共同在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弟子承喜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