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第三場 (四)恭敬老實念佛的樣子

仁敬法師 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 講記節錄》
第三場 【第3 - 9願】
全文視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RHsVVGka3w
 
()恭敬老實念佛的樣子

你真正能夠體會到阿彌陀佛的願心、願行,你自自然然會想要端正我們的身心,自自然然會要精進念佛。所以我們在這裡有必要學習,如何來持戒? 如何來念佛? 這樣當我們真正生起了這份精進修學的心,我們才知道如何掌握正確的方法。從哪裡修? 比如說昨天,我給大家稍微提醒一下,大家入座要注意時間,這個跟一種求法的恭敬心有直接的關係,但是之前同修沒有做到,是因為沒有人提醒。不知道怎麼做, 自己就沒有注意這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們即使有心要修行要用功,也必須要懂得掌握方法,這樣子我們的修學才能夠很順利。

所以我感覺我們馬來西亞的同修,確實是很有善根很有福德,可是卻常常聽到很多同修,好像修學很久功夫不得力,那就是沒有從這些小地方,特別的去注意到,那自己有時候聽經又不能夠完全掌握到重點,有時候還聽錯了,有機會發問又不敢問今天我就繼續講,那假如說真的有問題可以提問,所以我們即使有心要修學還是要很細心的去學習,如何在生活當中去落實這些方法,那麼這個是三十二相當中的一個廣長舌相。

另外還有皮膚細滑相,這一願可能女眾聽了最歡喜了,現在一天到晚擦保養品,這個花了不少錢吧!其實如果我們好好念佛,真的是最好的保養品。還有拜佛,你假如一天能夠拜個兩個小時,一個禮拜十天,你絕對會看到你的臉色發光氣色越來越好,要連續兩個小時,當然中途可以休息一下,氣色就不一樣了。然後因為流汗,所以開始整個代謝就很好,皮膚就會越來越好。我們現前就可以能夠有改善的,只要我們去修正確的因,那麼還有長光一丈相,阿彌陀佛我們知道,祂光明遍照十方法界,這個是屬於法身德,那麼祂還有身光,這身光有一丈這麼遠。一丈有多遠,我也不太清楚,你們自己去查一查那四面都有一丈,其實這個在佛經裡面講的數字,等等的單位這些的,往往都是表法,而且也不是我們真正能想像得到的,總之它這個就是表示阿彌陀佛的光,身上的光就非常的莊嚴。所以每次有人看到有感應,看到阿彌陀佛現的時候一定是有光,阿彌陀佛現出身相,我們也有光,但是我們也有身光,可是我們的光隨著這個人的心念,他是否是正念或者是邪念,那個光芒就不同,大小不同,甚至於如果是念頭不好的還是昏暗的,鬼道眾生也有光,他這個就是灰暗的,只要是有生命體的,它其實就是一種能量,一種光明。

像有些同修,我們在座的同修,我們麻哈拉里的同修,她的公公,前上個月我來這裡,跟大家結法緣的時候她有跟我講,她公公剛過世不久,非常的殊勝,預知時至,九十三歲。他往生之前在自己的房間,他房間有掛佛像,竟然有兩次看到阿彌陀佛從畫像走出來,還有第三次看到的時候,整個房間非常的莊嚴光明,種種的一種瑞相。

前兩次才好玩,真可愛這個老先生,看到阿彌陀佛下來以後竟然講什麼? 他們子女就問他,那你看到了阿彌陀佛有沒有跟祂講什麼? 有什麼反應? 他竟然好像是古代的人彬彬有禮就合掌說: 「阿彌陀佛感謝您的蒞臨!」福建話怎麼講? 「感謝您的蒞臨」,這種就是個人的一個教養,如果是我們,我們可以去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我們突然看到阿彌陀佛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正常來講的話,當然會非常的驚喜,甚至於不知所措,所以像這位老先生這種反應還真的很特別、很可愛。看到阿彌陀佛還不忘要守規矩先問候一下 「歡迎光臨」,那如果說是一種他內心有祈求神通的人看到了以後,那反應可能就不是很正常,而且他所看到的, 可能就不是真的佛菩薩。因為這種人真正讓他看到以後,他的反應可能會很強烈然後四處去告訴人家,我看到什麼看到什麼像類似這種情況,就有一點不正常。這是他內心不是自自然然的狀態之下感得的,是他內心有所求,求神通求感應,如果是這種情況,感應得來的就要小心,所以你如果聽到有人跟你講,我昨天看到什麼看到什麼那你可能要稍微提醒他一下。

之前還有一個例子: 是一對母女很喜歡念佛,我現在舉的這兩個例子,也是可以給我們做一個參考,正常的情況之下的一個正常的反應,這個母女也是一個老菩薩,還有她女兒兩個很喜歡念佛,每天老老實實的時候一到就是當作這個定課,倆個一起在家共修。那有一天晚上大概九點多,跟平常一樣在家裡念佛,結果念著念著那個女兒就突然跟她的媽媽講說: 「媽媽妳有沒有看到我們這個客廳有光很亮,亮到地上有一根針,不曉得什麼時候放的,已經找不到平常不見了看不到,因為針很細,這個時候看得一清二楚。」她媽媽就跟她講說: 「我早就看到了,我不但看到,而且阿彌陀佛還從畫上走下來,走來走去 ,走來走去,走了好幾次。」她女兒就說:「那妳怎麼沒有跟我講,那妳有沒有什麼反應?」她說:「沒有, 我也不知道怎麼反應,就對祂笑一笑了,點點頭笑一笑了。」所以這個老菩薩很厲害,看到阿彌陀佛走來走去, 竟然也沒講,看到光也沒講,還是一樣老實念佛,所以這個是真的,當你自自然然進入那種狀況,你自然會感得一些自然的感應,這種自然所感得的,其實當事人,也能夠很平常心的接受,但是他內心也確實能夠得到加持。

所以我們如何去面對這些種種的感應?以及我們聽到的人如何去反應? 這個都很重要--平常心! 而且這本來就是一定會感得的,只要你那個因緣具足,你真的老實,老老實實的佛號一句接一句,心靜的時候你自然就會看到的。看到了也不用刻意宣揚,你一宣揚你的心機就不正確了,那反而不好的念頭一動,想要宣揚,想要當作那是一種很了不起,好像是自己功夫感得的,等等的這個心念你當下就著魔了。所以這兩個例子也可以讓我們做一個參考,說不定將來我們在念佛,或許好好念個一兩年,我們也會碰到這種情況,當然不是念一兩年就要往生了,真的的話也是好事。

弟子承喜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