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敬法師 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 講記節錄》
(二) 明白真相自然放下 (二之一)
各位還沒有吃全素的人, 有吧? 應該有! 也不要叫你們舉手, 這個有一點難堪, 等一下人家注目你的眼光, 可能會讓你不太習慣, 我就跟你們講一個我過去…就是改為素食的一個掙扎的過程, 其實我吃素很早, 大概二十多歲, 二十出頭, 我不是因為學佛吃素, 是因為雷久南博士他們提倡生機飲食, 那當時我只是為了要保健, 同時也順便 為這個環保的工作盡一點心, 最主要還是希望自己能夠身體健康。所以我就發心吃素, 那麼因為這個發心, 有自利利他的成份, 所以還算蠻順利的, 一發心我就連續吃了大概三、四個月, 但是這當中也不是真的那麼清淨, 有時候會想到要吃葷的, 特別我最愛吃雞腿。現在想到已經不動心了, 很早就不動心了。
最初在戒的時候真的很辛苦, 為什麼呢? 因為我是長孫女, 然後小時候是整天黏著爺爺奶奶的, 我們家三代同堂爺爺最大, 很有威嚴的。那麼爺爺是最大, 那我比爺爺還大, 所以家裡每次有雞腿就是我們倆一人一支, 吃習慣了, 其它的倒還好, 其它的魚, 海鮮類那些我倒不是很感興趣。
所以從小到大也二十多年, 也真的阿彌陀佛吃了不少, 那一次大概三四個月當中, 我常常想到就是雞腿, 一想到流口水, 其它的還好, 那有一天我就想, 我就開始在給自己找藉口了, 我說: 反正呢 !吃一點也沒關係, 才吃雞腿而已, 我又沒有吃其它的對身體應該也還不會太過傷害; 然後聽說吃牛肉對環保傷害比較大, 好像說全世界為了養牛,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種種的污染, 超過全球汽車交通工具總數的排放量還大, 所以我想反正我沒有吃牛肉, 這個雞腿還好一點, 反正想了一大堆理由…終於鼓起勇氣跑去買了兩支雞腿。很久沒吃, 一次就買兩支, 然後右手拿一支, 左手拿一支, 高高興興的想要好好的飽餐一頓。
所以從小到大也二十多年, 也真的阿彌陀佛吃了不少, 那一次大概三四個月當中, 我常常想到就是雞腿, 一想到流口水, 其它的還好, 那有一天我就想, 我就開始在給自己找藉口了, 我說: 反正呢 !吃一點也沒關係, 才吃雞腿而已, 我又沒有吃其它的對身體應該也還不會太過傷害; 然後聽說吃牛肉對環保傷害比較大, 好像說全世界為了養牛,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種種的污染, 超過全球汽車交通工具總數的排放量還大, 所以我想反正我沒有吃牛肉, 這個雞腿還好一點, 反正想了一大堆理由…終於鼓起勇氣跑去買了兩支雞腿。很久沒吃, 一次就買兩支, 然後右手拿一支, 左手拿一支, 高高興興的想要好好的飽餐一頓。
結果興致勃勃的一咬下去以後我差一點吐出來, 我也沒想到, 因為聞起來還蠻香的, 一咬下去就覺得很噁心。我現在想到, 還有一點反應, 就是那種感覺因為有一種油耗味,
其實我們身體,你只要幾個月不吃以後, 不再有類似的食物進去體內之後, 其實它身體已經開始生理已經開始起反應…變化了。
(二) 明白真相自然放下 (二之二)
所以再同樣的東西進來它已經有一點陌生了, 已經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美味了, 那其實也還好, 當時我就是因為不死心, 我就反正先吃了再說; 如果我硬是把它壓著, 這種想法那恐怕好吃的念頭還在, 而且越想越好吃, 對我的根性來講, 乾脆面對現實。結果一吃那次是斷得徹徹底底的, 以後想到雞腿不是很美味是很噁心, 真的是斷得乾乾淨淨的, 不過我這個是比較麻煩一點, 能夠直接斷就直接斷, 真的不行的時候, 你能夠忍個幾個月再吃那也算不錯, 我想那個效果是真的是不錯的。
那其實這個道理也是一樣對我來講,
你要是要我硬像石頭壓草一樣,對我來講恐怕效果不是很好, 不是很契合我的根基, 像很多事情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搞清楚了, 自自然然放下, 如果要勉強讓我自欺欺人這恐怕會有後遺症反彈更大, 這是對我的根性來講。
那麼阿彌陀佛祂其實對我們瞭如指掌, 而且也真的是對我們是非常的疼愛, 疼愛到了…幾乎一種就像母親在寵愛子女一樣, 反正祂為了要幫我們斷除這個煩惱, 幫助我們趕快成佛, 而且對我們又十分了解, 這一招對我們很有效,所以乾脆就發了這些願滿足我們,這個就是安樂法門,從另外一個, 這個方面來善巧的幫我們斷除這些惡習。
那麼阿彌陀佛祂其實對我們瞭如指掌, 而且也真的是對我們是非常的疼愛, 疼愛到了…幾乎一種就像母親在寵愛子女一樣, 反正祂為了要幫我們斷除這個煩惱, 幫助我們趕快成佛, 而且對我們又十分了解, 這一招對我們很有效,所以乾脆就發了這些願滿足我們,這個就是安樂法門,從另外一個, 這個方面來善巧的幫我們斷除這些惡習。
那麼三十二相呢…我們在這裡也簡單舉幾樣來給大家提一提,三十二種太多了,我們這裡時間不夠,我簡單舉幾樣比較重要的,跟我們比較切身的關係的,在三十二相當中有一願有一相,就是廣長舌相,廣長舌相,感得這個好相,至少必須要三世不打妄語,那個三世不打妄語,人的舌頭伸出來可以到鼻子這邊,所以你們回去照照鏡子,看看有沒有到鼻子這裡,如果到鼻子這裡就表示這個人,已經至少三世不打妄語。恐怕很難我們凡夫眾生沒有一天不打妄語的,不要說三世,三輩子,恐怕不容易,那如果三大阿僧祇劫不打妄語,舌頭伸出來就會覆蓋到這個額頭這邊,這只有佛才有的相。所以我們這裡,透過這個三十二相這邊,我們特別舉出這一項,是要跟大家也是作為一個提醒,我們不打妄語,不但將來可以感得這個好相,現前就可以避免很多造業的機會,因為這個是我們最基本的五戒當中的戒律 ,不妄語。
弟子承喜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
弟子承喜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