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敬法師 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講記節錄
(三)六種神通成就眾生快速成佛
那麼第三願、第四願、第五願這個是阿彌陀佛祂大慈悲的顯現,為了要幫我們斷除最初的煩惱,我們這個特別是娑婆眾生我執特別重,很重視外貌、身份、地位,那麼這個深重的煩惱,要斷除不容易啊! 你看釋迦世尊講經四十九年,有沒有人聽了經以後,不再注重外貌的,很難喔,到臨死之前還怕死得太難看,還要叫人家化妝化好看一點。對不對? 所以連那個殯儀館的化妝師都還有有名的跟沒名的,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對外相的執著啊!真的很重,尤其女人,可能一生都為了這個外相在生煩惱,年輕的時候就開始花大把錢的去打扮,然後步入中年又去整容,然後整天提心吊膽,又怕人家不喜歡,一天到晚在為外相煩惱,那你說要斷,真的很難。
所以阿彌陀佛特別的慈悲,特別的有智慧,為了要幫我們斷除這個煩惱,乾脆就發了三十二相,身悉金色身無差別等等,把我們這些為了外相,所生出的種種的煩惱,嫉妒、驕傲、 自卑、不平等等的…乃至於人與人之間的鬥爭,比來比去,當然是不平,那麼阿彌陀佛也不勸了,乾脆就滿足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最莊嚴的圓滿的相。那不就解決了嗎?所以我們這個法門真的非常殊勝,完全不用修,立刻就得到最好的,真的很像童話故事,很難相信。
那麼之後呢?又發了種種的神通,這個是為了成就我們快速成佛,而幫我們準備的修道的資糧,我們有了宿命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神足通等等。具足了這五種神,或者是包括漏盡通, 你不想成佛都不可能,比如說神足通,一念當中立刻就可以分身,到十方法界供養諸佛,你供佛是修福,有了這個福供了佛,佛一定給你開示做法布施,那你當下不開悟都很難,所以到第十二願完成正覺,你看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到了前面十一,這些願力就已經足夠幫助我們成佛了。
那麼接下來呢?就開始為我們發了光明無量願,觸光安樂願等等。這個就開始帶領我們去體會阿彌陀佛的法身的功德,這個光明名號,這個光明無量願,講的就是光明名號的功德殊勝,這個部份是我們現前,要修學這個法門,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我們如何能夠在稱念,這句名號當中,就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能夠體會到光明無量這一願的功德利益。
我們昨天有講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是遍照十方法界,但是我們念佛念那麼久,到底有沒有被佛光照到,好像沒有, 沒什麼感覺,那為什麼別人照得到,有的人還可以看到阿彌陀佛,我們這邊有些同修都可以作證,可以看到阿彌陀佛,可以看到光明、種種的這些現象的加持和鼓勵,為什麼我們都沒有,有時候也很用功,拼命念佛,但是都沒有感應,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去,體會到光明名號祂的內在的功德。所以這個部份所要談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法身功德的部份,過去我們在念佛都是把名號當作一個修禪定的工具,對不對? 所謂的以一念抵萬念,我們妄念很多,從早到晚,一念接一念,這個複雜的程度可以說到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太複雜了,那你如何要讓這些妄念消失停止,那方法很多…(待續)
弟子傳學恭敬節錄 (仁 敬 師 父 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