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第二場 (八)要以凡夫真心的標準來發願

仁敬法師講經《觀無量壽佛經要義》講記節錄  第二場

()要以凡夫真心的標準來發願

那怎麼樣能夠靠上佛力呢? 《觀經》上品上生章這段經文, 我們也來學習: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 二者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好我們看到這一段。

只要具這三心就可以往生了啊, 而且是上品上生很簡單, 所以這個是重點。 我們怎麼樣具備這三心? 迴向發願很簡單, 我們知道嘛, 只要發願就好。 至誠心跟深心是甚麼? 就善導大師有跟我們講解, 至誠心就是真心, 至誠-- 我真的願意去, 不是假的隨口說說; 這個真心其他宗祖師把它解釋成一念不生, 不是那樣, 是以我們凡夫的標準的真心, 因為這個法門是針對凡夫所開設的特別法門, 一定是以我們的標準。 

我們凡夫真心的標準, 也就是說到做到, 說真的不是說假的那個真心。 善導大師給我們解釋: 「至誠心者一切眾生身口意業, 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 內懷虛假、 貪瞋邪偽、 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 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 亦名虛假之行, 不名真實業也。」

他就是跟我們講甚麼叫至誠, 假如是具備這種偽裝的, 我們假裝我們在學, 我們是行善積德的人其實內心都是為了自己的名利, 為了做樣給人家看, 貪圖人家恭敬, 甚至於內心貪瞋癡很熾盛那雖起三業, 身口意照做, 好像在做善事, 好像也在念佛, 可是名為雜毒之善。 這是善導大師跟我們分析, 那這個就不是至誠心。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 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 如炙頭燃者, 眾名雜毒之善, 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 此必不可也。」

沒辦法, 如果我們的心是假的, 那你要迴向求生是不行的, 沒辦法往生, 要至誠心。 那這一段要不斷地聽, 你去體會你自己是什麼心? 是假裝要去? 還是真的非去不可? 我死也要去, 誰也欄不住, 我一切都不在乎身心、 所有物質條件、 所有的財產, 所有的乃至於我們最難捨的親情、愛情、友情包括我們的生命---色身也不在乎, 唯一在乎的就是往生極樂世界, 那這個願百分之百至誠。

從至誠心當中所發出, 真的想要去, 這個是已經講到很高的標準啦, 當然不用那麼高啦! 你只要真要去就可以了啦。 但是可能如果那個疑惑心還有, 就會先生到花胎裡面再待一陣子, 然後菩薩再進到花胎裡面, 再去勸你要相信哪, 然後把你的疑惑解除, 然後才花開見佛。 見到佛心, 沒有懷疑了, 只是差別在這裡。 我們都可以定在直入報土這個目標, 只要我們真的問問自己是不是可以用至誠心來發願。

 
(
待續…)

弟子承賢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