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敬法師講經
《 四十八願要義
講記節錄 》
(九)當自己是阿彌陀佛的使者來隨意教化眾生
好,那第三十六願是「教化隨意願」,「教化隨意願」就是我們一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就具足教化眾生的能力。而且 “隨意”隨我們的意思,我要怎麼樣,用甚麼方式來度化眾生,都能夠圓滿。我們現在勸人家勸半天,人家也不聽,那大家也不用說灰心,因為我們去勸人家的時候,我們不要覺得是我在教化眾生,我們當然沒有能力啊。你要想我是替阿彌陀佛,我是當阿彌陀佛的使者,我現在是代表阿彌陀佛來傳達這個訊息。阿彌陀佛的力量大不大?很大!
所以我們有甚麼好害怕的?照理講你自己要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人,只要有因緣聽到,哪怕是接受到你送給他的光碟,或者是聽上幾句,其實從理上講,就已經被度化了。這個因,已經種下。但是他的果報,甚麼時候現前,那就看他個人的福德因緣。不是說,哇!我們要多麼…口才多好,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嘛!又不是我們的能力啊!我們口才再好,也不是我們的能力,是阿彌陀佛的加持。我們只是負責傳達這個訊息,所以每個人只要發心,都可以把這個事情做的圓滿,沒有那麼難。
你看世尊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叫城東老母,就是住在城東邊的,一個老菩薩就對了,叫城東老母。每次看到佛,看到釋迦牟尼佛就討厭,宿世沒有結善緣,結了惡緣啊,那佛就要藉這個因緣要教化弟子…這個城東老母看到佛來了,她就跑開,從東邊跑到西邊,然後佛就故意追著她走,追過去以後她又跑到南邊,釋迦牟尼佛還是又追到南邊,她又跑到北邊,就跑給他追,世尊也照追,就這樣跑來跑去…跑半天。世尊不會做這麼無聊的事情喔,去跟人家玩捉迷藏,不可能的。他是藉這個因緣,讓他的弟子來請法。
說明甚麼?說明能不能度化眾生,是看你宿世跟他的緣而定,不是我們個人的能力。世尊當時已經六種神通都證得,他怎麼沒有能力,有啊,可是跟眾生沒有結善緣,他也度不了。眾生不接受,就像我們…阿彌陀佛甚麼能力都具足,可是…唯一一樣祂做不到,就是我們不願意,我們不願意求生,那他就沒辦法勉強。結果,這個城東老母,就被他的弟子度化。那我們當然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發這個願--教化隨意,我們只要遇到眾生,我們就是有辦法去度化他們。
(待續)
弟子承悔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