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教道次第廣論大綱要義》講記節錄 -- 仁敬法師主講
第二場講題 「培養恭敬心是入道的修學根基」
全文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CN5EYJVyI
(十二)恭敬心從老實遵行師長的話開始
那你有這樣的人嗎?我們身邊很少有這樣的人,身邊的人誰也不服誰嘛,所以現在互相勸導的,乃至於父母都不敢勸子女啊。有很多長輩勸子女,結果是怎麼樣? 被子女殺掉的這個例子新聞都不少,現在年輕人有一些人是很可怕的。
這個前不久台灣有一個例子,但是其實台灣真的是美麗的寶島,我現在舉的一些例子比較不好的例子,其實是少數的。有一個高中生男生,因為從小他是帶回來養的,那麼後來是由祖父母帶大,小時候很乖,然後到了這個高中的時候變壞了,變壞以後爺爺就念他幾句,翹課不上課,整天在家裡看電視。
爺爺常常就念他幾次,怎麼老是在家看電視不去上學,才念他幾次而已,有一天晚上就拿刀子把爺爺殺掉而且非常的狠,水果刀都彎了,總共刺了二十四刀,心臟好像都挖開了,然後半夜的時候爺爺就受傷逃命,逃去奶奶的房間喊救命,他還威脅他奶奶不淮報警,然後還很從容的說: 等我先洗個熱水澡,我自己會打電話報警自首,大家不要以為他良心發現,他是都已經想好了自首,他說反正我才17歲你們又能關我幾年? 這樣的想法,這麼殘忍的行為,然後做完事情造了殺業之後,他還覺得沒有生慚愧心、恐怖心,反正關幾年就沒事了,多可怕,那爲什麽會這樣?只是爺爺念他幾句而已耶!
所以我們生活當中,想要碰到真正能夠直言相勸的,指出我們的毛病的人太少了。所以我們如果要修行,當然發心修行是已經覺悟到這個世間很苦,想要斷惡修善想要提升境界,你才會發心入佛門嘛,那既然發了心入佛門,當然首先一定要能夠感得善知識來教導,自己盲修瞎練絕對不可能成就的,反而會走彎路走錯路。那怎麼樣去感得善知識,就是我們剛講的一定要具足恭敬心,所以這個部份大家不要小看,自己根本連自己不懂都不知道,所以入佛門時間很快就過了幾年就這麼一眨眼就過去了,沒有一點進展就是在這個地方。
我再舉幾個大家容易學習的例子,什麽叫「有恭敬心」,有一個徒弟出家的弟子,師父要出門就交代他道場的花花草草,每天要澆花要記得澆花,交代好了以後就走了,那走了以後呢才走沒兩天下雨了,下雨了連續天天下雨,那你們猜猜看這個徒弟有沒有澆花,沒有澆花,應不應該澆花,正常人就會覺得那麼笨,就下雨了還澆花幹什麽?浪費水,對不對? 這個叫自作聰明,以修行的標準這個叫自作聰明,以世間法來講,聰明啊! 對啊! 這個人很聰明,你看他會打算不要浪費常住的水而且嘛下雨都已經澆了,你幹嘛還要澆水啊,澆了才是笨蛋,一定是! 如果世間法的標準是這樣。
可是出世間法修行的角度是怎麼樣,就師徒之間來講,徒弟跟師父,你看禪宗爲什麽能夠以心印心,作為傳法的方式,就是說明師父跟徒弟之間,徒弟跟師父之間一定要有相當的默契跟信任,你這個法才能夠傳,才能夠產生默契。那這個信任要從聽話開始,聽話久了以後你才會產生默契,彼此也產生信任。
爺爺常常就念他幾次,怎麼老是在家看電視不去上學,才念他幾次而已,有一天晚上就拿刀子把爺爺殺掉而且非常的狠,水果刀都彎了,總共刺了二十四刀,心臟好像都挖開了,然後半夜的時候爺爺就受傷逃命,逃去奶奶的房間喊救命,他還威脅他奶奶不淮報警,然後還很從容的說: 等我先洗個熱水澡,我自己會打電話報警自首,大家不要以為他良心發現,他是都已經想好了自首,他說反正我才17歲你們又能關我幾年? 這樣的想法,這麼殘忍的行為,然後做完事情造了殺業之後,他還覺得沒有生慚愧心、恐怖心,反正關幾年就沒事了,多可怕,那爲什麽會這樣?只是爺爺念他幾句而已耶!
所以我們生活當中,想要碰到真正能夠直言相勸的,指出我們的毛病的人太少了。所以我們如果要修行,當然發心修行是已經覺悟到這個世間很苦,想要斷惡修善想要提升境界,你才會發心入佛門嘛,那既然發了心入佛門,當然首先一定要能夠感得善知識來教導,自己盲修瞎練絕對不可能成就的,反而會走彎路走錯路。那怎麼樣去感得善知識,就是我們剛講的一定要具足恭敬心,所以這個部份大家不要小看,自己根本連自己不懂都不知道,所以入佛門時間很快就過了幾年就這麼一眨眼就過去了,沒有一點進展就是在這個地方。
我再舉幾個大家容易學習的例子,什麽叫「有恭敬心」,有一個徒弟出家的弟子,師父要出門就交代他道場的花花草草,每天要澆花要記得澆花,交代好了以後就走了,那走了以後呢才走沒兩天下雨了,下雨了連續天天下雨,那你們猜猜看這個徒弟有沒有澆花,沒有澆花,應不應該澆花,正常人就會覺得那麼笨,就下雨了還澆花幹什麽?浪費水,對不對? 這個叫自作聰明,以修行的標準這個叫自作聰明,以世間法來講,聰明啊! 對啊! 這個人很聰明,你看他會打算不要浪費常住的水而且嘛下雨都已經澆了,你幹嘛還要澆水啊,澆了才是笨蛋,一定是! 如果世間法的標準是這樣。
可是出世間法修行的角度是怎麼樣,就師徒之間來講,徒弟跟師父,你看禪宗爲什麽能夠以心印心,作為傳法的方式,就是說明師父跟徒弟之間,徒弟跟師父之間一定要有相當的默契跟信任,你這個法才能夠傳,才能夠產生默契。那這個信任要從聽話開始,聽話久了以後你才會產生默契,彼此也產生信任。
不然今天師父交代你什麽,心想這小子可能不知道又要打什麽主意,不會照做不可能產生信任。所以有時候太聰明的徒弟不好教,完全都是自己的知見: 對啊! 就沒錯,我這樣想就沒錯啊! 我替常住省水,有什麽不對? 看起來是沒錯,問題是他犯了一個最要不得的一個過失,就是不聽話,就不直心啦!
弟子傳護恭敬節錄 (仁 敬 師 父 審 定)
弟子傳護恭敬節錄 (仁 敬 師 父 審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