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第二場 (九) 生深信心 學會放下世間執著

仁敬法師講經《觀無量壽佛經要義》講記節錄  第二場

() 生深信心 學會放下世間執著

還有一個第二個深心--就是深信之心! 怎麼樣深信? 很難, 對不對? 善導大師教我們的方法很簡單, 之前有講過: 「一者深信, 決定深信,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曠劫以來, 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一方面要相信我們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 已經沒有路可走; 「二者, 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 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這是善導大師教我們下手處, 我們一開始不信啊, 那怎麼信哪? 怎麼生起深信? 就是要去觀察, 對喔, 我們自己真的是罪惡生死凡夫, 真的是沒有路可走了, 他引導我們從這方面來觀察, 然後再去深入四十八願。看到喔, 阿彌陀佛發了這四十八願, 願願這麼殊勝! 阿彌陀佛也沒有必要騙我們, 十方諸佛又來作證明, 讓我們相信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那這個信心不就生起了嗎? 

引導我們如何深信, 所以善導大師的教法很簡單, 他直接教你怎麼做, 沒有跟你講一大堆道理讓你越聽越糊塗。 所以我們到底有沒有深信? 信多信少? 很簡單, 自己可以觀察, 我們信一分我們就會放下一分, 信十分, 就會放下十分, 放下什麼? 放下世間種種, 放下不是什麼都不管哪, 不負責任不是! 而是內心不在乎了, 越來越淡泊, 你的心既然一心一意要求生, 你怎麼會在乎這世間的種種, 對不對?

所以你一分求生的心, 你就會對這個世間放下一分, 十分求生的心, 你對這個世間就會放下十分, 而你求生的心越迫切你放下越多, 當下你的煩惱也越輕, 為什麼? 你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 人家跟你離婚, 好啊, 離就離啊, 趕快去簽一簽;人家佔你便宜, 那沒關係, 都給你, 極樂世界黃金為地, 這個七寶到處都有, 滿地都是, 你佔我便宜, 可以啊! 全都給你你要什麼都無所謂, 不在乎! 隨緣! 那隨緣怎麼做呢? 還是要學佛啊! 盡量的幫助別人, 修善因。 我們學吃虧, 人家對我不好, 我們對他更好, 這才是聰明人。

人家在造業修的是貪瞋癡的因; 我們是修戒定慧, 修的是清淨的善因。我們不斷的造善因, 不管外境怎麼變化, 人家怎麼對我們, 我們就是一步一腳印的, 不斷的修清淨的因, 最清淨的當然是念念念佛啦, 最圓滿。 可是生活當中我們能學多少? 戒定慧能做多少盡量做。 雖然做到死也沒有辦法成為往生的資糧, 可是我們有修因就有果, 廣結善緣嘛, 我們持戒清淨, 大家呢尊重護持, 那麼有定力我們內心也比較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 煩惱就會減輕, 這都有因有果啊, 也非常受用的呀, 我們完全靠他力靠佛力也不妨礙我們當下的自力修行嘛。 只是我們不要誤以為說需要這些來當作往生的資糧, 這叫做理事無礙, 這樣就很自在啊, 內心不會受外境的影響。

事相上盡量的斷惡修善, 持戒念佛, 廣結善緣, 造善因, 將來必定得善果, 這才是聰明人哪。 世間上的事情哪內心常常想佛, 從早到晚只有想佛是最重要, 想佛、念佛, 佛代表清淨, 代表圓滿, 你不想這個, 你要想甚麼? 想貪瞋癡? 想冤親債主? 想要去報仇? 想要去佔人家便宜? 那是很笨的事情。 所以看到冤親債主我們更要提起警覺, 太好了, 他來成就我們的戒定慧, 將來我們成就一定要趕快度他, 《金剛經》那個忍辱仙人, 歌利王把他割截身體, 他都沒有生瞋恚心, 而且還發願, 將來得道第一個先度他。 所以第一個得度的憍陳如, 他的前身就是歌利王。

所以我對我的冤親債主, 我也很感恩, 如果沒有他們, 我們怎麼會精進? 對不對? 我們人都會懈怠放逸嘛, 而且我的個性又特別的能夠安於好聽是安貧樂道啊! 我很容易知足的, 我以前年輕的時候就是這樣我有多少錢就花多少, 無所謂我也不緊張, 有錢就過有錢的日子, 沒錢就過沒錢的日子, 都好啊! 所以從小到大我都蠻開心的, 蠻如意的啦; 不會為了要完成一個目標, 我要做多少事整天沒頭沒命的是一點生活品質都沒有。不會! 我整個過程當下都還算是蠻如意的。

(
待續…)

弟子承賢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