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第四場 (一)專修與雜修之分別

仁敬法師 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 講記節錄》
第四場 【第10-14願】
全文視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QVaytDwYh0

(一) 專修與雜修之分別



尊敬的諸位會長慈悲,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尊敬的籌辦人,
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

今天晚上聽說我們麻坡地區就有三個地方舉辦活動,所以今天晚上,能夠來到這裡聽講的人,那真正是專修淨土法門肯定在這一生要成佛的,其它的都跑去捧場,或許緣也不在這,那還有一些是因為現在時間還早,大家習慣姍姍來遲。

阿彌陀佛,正好昨天晚上有一位同修,提問了三個問題問得很好,那因為昨天講席結束我才發現,所以我現在先給這位同修做一個回答。

第一個問題: 他問是不是只要我們每一天,很虔誠的念南無阿彌陀佛, 就不需要再到各地去參加其他的法會?例如梁皇寶懺、三昧水懺、金剛寶懺等等也不需要再去學參禪打坐了嗎?這個是他的問題,正好很適合現在回答。可能現在很多同修跑去做法會,參加其他的活動了,他會這樣問,也正說明還沒有掌握到我們真正淨土法門的修法,老和尚常常提到一門深入,這句話同修肯定不陌生,所以我今天也藉著這位同修的發問,也給大家有這個機會,也順便談談這個問題,也非常好,我們善導大師有一段開示,是關於我們能不能修學成就的關鍵。

有一個偈頌他說:『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這段偈頌非常的重要,告訴我們成就的關鍵就是要專復專,不能成就的因素,就是因為隨緣雜善,那我們前幾天有提到,我們這個法門很簡單只要「信願行」你點頭就可以萬修萬人去,那怎麼現在又說:隨緣雜善恐難生呢!

假如我們有真信切願的人,請問你會不會隨緣雜善? 會不會? 你們今天真正來這裡聽講的幾天,你們是抱著什麼心態來的?是想要來學如何成佛,如果是這個目的的話,那這個發心就很正確,那如果你再能夠進一步明白,真正明白真信切願的往生的關鍵,特別是透過這個偈頌,我們就更清楚,真正要能夠往生,真信切願,你要有把握往生,你必須要具備這個條件。雖然是很簡單也要具備,你如果連真信切願都沒有,那就沒有辦法成就。

那麼真信切願的樣子,它的樣子之一,肯定你所表現出來的,你為什麼要求生?當然是覺得這個世間苦,當然是欣求極樂世界非常的美好,那如果是真的,那你絕對不可能還想東跑西跑,去參禪打坐還有去修其它的懺法,所以說如果隨緣雜善,表示你的真信切願這個標準沒有真正達到,是你自以為是,反正我要去就對了這個世間很苦,那是嘴巴要去,你的心沒有要去。所以你的行動就隨著你的妄心雜修,這裡跑那裡跑, 心沒有辦法安住在一處。我再舉個例子,如果妳的先生跟妳說: 他很愛妳,只愛妳一個人,然後話講完以後又到處亂跑交女朋友,請問他講的話是真的還是假的 ? 很簡單的道理,對不對?

如果他只是愛妳一個人,如果這個是他認為是真的,真心誠意的話,那他應該會很一心一意的好好的經營你們的關係,不可能三心二意,照理講應該是如此;如果是我,我肯定沒有辦法三心二意的,因為那不可能真誠,所以這種人也很厲害,這個可能要大菩薩示現才有辦法!如果三心二意,那個心絕對是散亂的,絕對是不真誠的,也就是說他沒有真正找到一條適合他的路,他的內心沒有目標,你真正目標很明確了、選定了,你時間都不夠用,你走這條路時間都不夠用,精神都不夠用,哪還有精力再去做其它的雜修雜行。

所以為什麼不能雜修?不是小氣不讓你去別的地方結緣,不是!而是為了讓你的心能夠老實能夠安住一處,能夠啟發你的真誠心,同時我們一心專注在一個地方集中火力,我們的成就也比較容易,這個道理也是很淺顯的。

以前台灣有一個講法,我們拜師學藝要三年四個月, 這是老一輩的講法。那這三年四個月當中,你一定是一心一意的跟著你的師父學習,如果你到處亂跑,有沒有可能三年四個月可以學成 ? 不可能嘛!世間的技術尚且如此,我們這個是成佛的法門,我們現在只不過是幼稚園的能力,一下子要把你升到博士班研究所,那你再不專心怎麼去?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很簡單,完全不是靠我們自己的能力,因為我們沒有能力,五戒都持不好你怎麼去?完完全全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所以我們更要用誠心,《觀經》講的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第十八願講的『至心信樂』就是重點是在 這個心要真誠。其它沒有什麼條件,不管你念佛念得怎麼樣?不管你再笨、哪怕你是痴呆、弱智的、小孩、老菩薩、哪怕你是五逆十惡,通通都沒有關係! 因為你越苦,所以阿彌陀佛更要先救你,阿彌陀佛祂具備圓滿的能力,任何問題都考不倒祂,就怕你不是真的要去,那祂真的拿你沒辦法!那你東跑西跑你到底要哪一個?我問你,你自己也回答不出來,對不對?

所以這個很淺顯的一個道理,你假如真的要成就,不管你要修什麼法門;你有興趣參禪你去參,你好好參小心不要著魔就好,成就肯定也沒有淨土法門來得快速殊勝,這個是古德公認的。各宗各派也是回向求生極樂世界的,確實靠自力是很辛苦的,各宗各派都讚嘆淨土法門的。所以更何況我們也要了解我們的根性,確實這個法門最適合我們修學,我們修學淨土法門才有辦法成就,看到一點成果。所以當然我們要很專心,很虔誠的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不需要雜修。

弟子承喜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