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第五場 (十九) 專修是淨土法門最得力的修法

仁敬法師 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講記節錄
第五場 15 21
全文視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hnLa-VIHVM
(十九) 專修是淨土法門最得力的修法

就像李炳南老居士講的:一萬個人當中難得兩三個人。為什麼?各位聽了幾天了,不知道有沒有一點開悟了 我們昨天不是講到嗎? 「隨緣雜善恐難生」這法門是不是就要專修? 要真誠才容易跟佛感應。那如果我們相應這一類的人,認為說一方面要靠佛力修,一方面還要靠我自己的功德,這樣才夠力才保險如果是這種心態,那正說明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不夠。對不對? 而且一方面你又是變成雜修,又修這個修那個,這樣的話又雜修雜行,然後信心又比較薄弱,當然感應往生的機率就小很多。

所以這樣修自他二力不是不對,很難。那沒辦法,因為有的眾生,十八願這麼簡單他就善根福德不夠深厚,不信! 所以才又開了這另外一個修法,不然你沒必要重覆。還有第二十一願又是另外一類的眾生,我再念一段經文:「我作佛時 十方眾生 聞我名號 繫念我國 發菩提心 堅固不退 植眾德本 至心迴向 欲生極樂 無不遂者 若有宿惡 聞我名字 即自悔過 為道作善 便持經戒 願生我剎 命終不復更三惡道 即生我國 若不爾者 不取正覺」這個是二十一願『悔過得生願』,這個又是另外一種契機的對象。

「若有宿惡 聞我名字 即自悔過」 就是懺悔得生。這個又是業障更重的,業障宿世以來的罪業已經很重很重了,乃至於這一生還在造惡;一直到因緣成熟了,聞我名字即自悔過,佛光一照善根成熟他就懺悔,那這種人就相應於悔過得生願。相應這一段願文所要引發的對象,像這一種依這一願往生的人,品位也不一定是最差,不是我們剛講一定是在下輩,不一定,看他的心。假如他的心是跟十八願一樣是至心信樂,就像阿闍世王,他往生品位,他是臨終地獄相現前嚇到無路可走了,把阿彌陀佛抓得緊緊的。他那時候的心就相應於第十八願至心,至心非常的誠心沒有第二念,就嚇的沒有路可走了,就像呼爹喊娘這樣子把阿彌陀佛抓得緊緊的,結果人家往生是上品中生,這經上都有記載的。


所以只有第十九願還需要你自己覺得說: 一方面靠佛一方面還要靠自己的力量來補貼一點功德這樣比較夠力。如果是這種心態來念佛,那你要練功夫趕快練功夫,還要自己的功夫迴向。你要拼命練功夫,這一種修法的人往生的機率最低。不過我們也不要等到惡貫滿盈再來懺悔求生,萬一你來不及懺悔,那也不行那個更危險。我們還是依十八願比較保險,當下就保證我們決定可以往生。我們當下就要確認下來,不要等到以後再慢慢看,看有沒有一點僥倖,僥倖的機率都是很小的,不要期待。因為我們宿世以來的業造的業太多了,千萬不能夠大意。

弟子傳學恭敬節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