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敬法師 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講記節錄
(十四) 深信自己罪惡凡夫發露懺悔
我們今天為甚麼還在做人? 就是因為我們過去生,生生世世都沒有解脫,沒有能力解脫,現在才在繼續輪迴。那這一世有沒有能力解脫?沒有!你五戒持得好嗎?我們這一生不曉得造了多少業了,想逃都逃不了,趕緊有路趕快逃還想解脫,這一生也沒希望了,肯定的。我們真的就跟這個念佛人一樣,「二河白道」這個念佛人一樣,所以善導大師就特別的提醒我們,要深信我們自身就是這個處境,沒有出離之緣。
不要還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我很有學問,我是博士,我很有錢,我可以請很多法師加持我,我多做布施,我的福報大,就有很多人來幫我…那個不穩當,靠人還不如靠佛! 要真的相信自己完全沒有一點辦法了,然後你才會真正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無疑無慮毫不懷疑,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你要先相信自己沒有路可走,你才會死心踏地的跟著阿彌陀佛的願力,這個是善導大師教導我們要這樣來認知,來理解,你才容易契入這個法門,生起真信切願念佛求生。
善導大師指導我們都是很關鍵的,你只要照著這樣的一個方法、方向來實踐,你很快就契入了。當下你也會變得很謙卑,你承認你是惡貫滿盈,生死罪惡凡夫,你怎麼好意思在人家面前貢高我慢? 慚愧都來不及了,是不是? 不用人家勸半天你自己就突然就變得謙虛有禮,整天懺悔業障,整個人的氣質就不一樣了,就像個念佛人,佛弟子就是要看起來很謙卑、很柔和,這才是開始入門的樣子。
不要很多,看到很多大護法,我還很替他們擔心,頭抬得特別高,反正我是在佛門裡面做功德做得很大,捐了很多錢,以後往生品位一定很高。那可不一定,往生的品位高低是在於怎麼用心,善導大師跟我們講往生的品位上輩中輩下輩,不像過去其他的祖師那樣的解釋,完全不同,以前其他宗派的祖師的解釋,上輩我們都沒有份,都是菩薩,我們凡夫沒有份,不是為我們凡夫所定的標準。
可是善導大師告訴我們,上輩三品就是這上中下三輩通通都是凡夫。上輩是遇到大凡夫,大就是大乘法,心量也大,自己不但想解脫也有發菩提心,希望有因緣也可以幫助別人解脫,這樣的人往生都在上輩,我們每個人都有份。
中輩是甚麼人呢? 遇小凡夫小乘法,小心小量小家子氣,只管自己不管別人,也可以往生但品位比較差,中輩還要在華苞裡面再待幾劫,在裡面懺悔,懺悔我怎麼那麼小氣心量不夠大只管自己,慢慢心量大了跟佛菩薩感應了,你才能花開見佛。
下輩我們也都沒份,以前我們都想我如果能下輩往生就阿彌陀佛了。都太客氣了,其實下輩不是為我們所設的,下輩是五逆十惡懺悔得生的人,所以我們沒有份。
下輩我們也都沒份,以前我們都想我如果能下輩往生就阿彌陀佛了。都太客氣了,其實下輩不是為我們所設的,下輩是五逆十惡懺悔得生的人,所以我們沒有份。
我們人人上輩都有份,甚至於往生是直接超脫品位上品上生,也可以說是超脫品位直接生到報土,立刻花開見佛,我們每個人都有份,看你懂不懂得用心,掌握正確的方法,我們今天要學的就是掌握這個方法,直入報土。
弟子傳學恭敬節錄 (仁 敬 師 父 審定)
弟子傳學恭敬節錄 (仁 敬 師 父 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