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敬法師 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 講記節錄》
(十一) 一往生定成正覺
所以第十一願『遍供諸佛願』, 這個就是更圓滿的成就我們, 往生成佛的條件, 我們只要一供佛, 佛一定開示, 佛一開示, 沒有不開悟的, 所以你不想成佛都很難…對不對? 看到這一願就有信心了, 一念當中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 聽經聞法, 怎麼可能不開悟! 所以「但得見彌陀, 何愁不開悟」 祖師大德講的。不要說見到十方諸佛, 世尊在世的時候, 只要見到世尊聽法的人, 我去看過阿含經, 很多這種例子;只要佛接引跟他開示, 佛會觀機, 這個人成熟了祂才去跟他開示, 一開示沒有不開悟的, 不是初果就是二果就是三果四果, 沒有不證果的。更何況我們剎那間, 供養十方, 看到這一願就保證我們一定開悟的。不開悟都不可能, 十方諸佛親自給我們摩頂加持, 開示說法, 怎麼可能不成佛不開悟。所以我們看到這些願, 一願一願深入了解我們就知道, 往生真的就是一往生, 立刻等同佛的神通、外貌莊嚴、三十二相、神通具足。
然後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 那這個就是給我們做一個總結了, 確定一往生定成正覺, 這個就講明了, 一往生不是保證你成菩薩成羅漢, 是保證你成佛。這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 就是在給我們具體的一個承諾, 所以我們從前面學到第十二願, 我們其實應該生起那種…好樂求生的心才正常, 不然你不正常了, 你業障太重了, 一往生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身皆金色, 具足種種神通, 遍供諸佛, 定成正覺, 你有沒有興趣, 有才正常! 對不對?
沒有真的是業障太重了, 這個世間的債太多了, 冤親債主把你抓住讓你放不下, 但是你回去還好好善待, 你的冤親債主, 不要對他們當仇人看, 那是你欠人家的, 你就甘心還。但是內心不要執著, 要學著放下, 內心清空, 改放一句佛號;這樣就不妨礙, 你對你的家人, 你還債要高高興興的還, 你過去欠人家, 你就要高高興興的還, 還完了就算了, 心裡面清清, 很清清淨淨的沒有欠債, 無債一身輕。 對不對?
所以聰明人現在心裡面就裝佛號, 不妨礙你做事、工作、照顧家庭, 幫助別人, 斷惡修善, 都不妨礙。但是心裡面就是一句佛號, 從早到晚, 什麼都不重要, 因為只有這句佛號的業, 是我們帶著走的。其它都是虛假的, 而且是還會導致我們繼續輪迴的、受苦的, 所以不但不能夠放在心上, 還要敬而遠之, 小心翼翼的, 不要讓自己被這些種種的境界給迷惑了, 給障礙了。有人說他很愛你, 然後他沒有你會死, 我跟你講, 你千萬不要被他騙了, 當你一心動的時候, 踏入紅毯你就來不及了。
你的債就要還到完才可以走, 還沒有到阿羅漢都不要相信自己的話, 我們都還不是阿羅漢, 所以要看清楚種種的因緣, 所以還沒有結婚的, 最好都不要結婚, 我是不忍心你們吃太多苦。
弟子承喜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