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敬法師講經《佛說阿彌陀經》要義講記節錄
(十三) 三經最核心的修法就是信願念佛
好,那我們看大家翻開第4頁,第4行,我們看一段經文:『爾時。佛告長老舍利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好先看這一段。這一段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非常的重要,可以說這一段己經決定了我們能不能往生,一大半的因素。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你們相不相信?相信喔!相信那你這部經已經快畢業了,那我們就不用再多說了,因為現在時間有限,我們之前在新山百萬鎮也有錄一片『彌陀經要義』,但是跟今天講的內容不太一樣,大家流通之後就可以請來聽,這一段我就不多說了,只要你們相信就好了,不相信的話我還要講一些,能夠讓你們相信一些內容,相信就好了。
那我們再看下一段:『舍利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等一下我們看到第19頁第2行:『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一段很重要,我們用心學習,可以對我們往生增長信心,我們百分之百不會有狀況,一定可以順利往生。
這裡若一日到若七日,如果按照其他祖師的講法,這個是克期取證;佛七,打佛七的由來,就是根據這段經文。那麽他們的一個修法,是把這個彌陀經這一段,當做是自己練功夫,在七天當中要證得一心不亂。那他們的解釋,一心不亂就是念到沒有妄念,唯一一心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個我們做不到,那也不是真正最純正的解釋,真正純正的解釋,我們可以對照
“玄奘譯本”。我們另外一個譯本有四千多個字,他是直接從梵文一字一句直譯過來的,我們現在所看的是鳩羅摩什的本子是意譯,透過他的理解之後把這個意思翻出來,所以比較簡要,那我們對照玄奘本就很清楚,這個經文的意思就很清楚,玄奘的譯本這段這個一心不亂,他是翻成繫念不亂。我們只要繫念不亂,不亂就是專,不雜亂,我們只要繫念不亂,那就是跟無量壽經的宗旨一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三經不可能修法不一樣的,所謂的最純正的修法,那肯定是都一樣的就一個。三部經不可能不同,善導大師的解釋呢…他解釋一心不亂是一心信樂,一心願生,那就跟十八願一樣--至心信樂的意思。這個一心就是一心一意,不雜亂不雜修,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專」專修是很重要的,不可以雜亂,一雜亂你那個真信切願就不真也不切願了。所以這個一心是代表我們繫念不亂,一心願生。那從這個原譯本,玄奘的原譯本我們就很清楚可以得到安心,不是叫我們練功夫,那祖師大德、其他祖師,他要這樣解,我們不能說他不對, 他要練功夫不行嗎?人家有辦法練啊。他要這樣解釋也未嘗不可,一句話當中可以有很多種不同角度的解釋,但是,不是純正的這部經真正的含意。
弟子 承素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