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第八場 (五) 淨土法門是佛國地的境界

仁敬法師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 講記節錄
第八場【第35-48願】
全文視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qWW6UZJGso

 () 淨土法門是佛國地的境界

我們接下來看三十九頁第四行, 我們繼續看下一段經文:『我作佛時 所有眾生 生我國者 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除其本願 為眾生故 被弘誓鎧 教化一切有情 皆發信心 修菩提行 行普賢道 雖生他方世界 永離惡趣 或樂說法 或樂聽法 或現神足 隨意修習 無不圓滿 若不爾者 不取正覺。』我們先看到這一段,這一段裡面有兩願: 三十五、一生補處願。三十六、教化隨意願。

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這個語氣非常的肯定,從這一願,我們就可以十分確定,我們一往生,就是一生補處,就是後補佛位啊!等於是跟觀世音菩薩地位等同,等覺菩薩的這個果位,「等覺」就是後補佛,後補就是stand by啊!等著要成佛啦!再上去就是成佛了啊!那麼,這個果報一般靠自力修學的人哪一聽到是沒有辦法相信的, 怎麼可能? 我生生世世無量劫, 你要先修因, 才有果嘛!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嘛! 哪有可能你不用修一往生,就能夠證道,就能夠獲得這個一生補處的後補佛位? 所以四十八願當中很多願都是讓人難以相信的, 這個法門叫做難信之法。


那曇鸞大師他的解釋是說: 「極樂菩薩或可不從一地至一地而頓登補處, 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 他方淨土, 何必如此。」曇鸞大師的解釋是說, 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 他有他的因緣。這個世界有這個世界的因果,但是極樂世界的菩薩,他可以不需要一地一地慢慢證得補處位;我們這個先修因、後證果, 那個是就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的緣。在其他的淨土,誰說一定要這樣子啊! 何必如此,誰說一定要因果都相同啊! 就像這個世間,我們這裡是地球嘛! 月球有月球的狀態啊! 火星有火星的狀態啊! 土星有土星的狀態, 它的生態環境, 它的種種的因緣都不同的, 誰說一定要一樣, 對不對?

這個是曇鸞大師的一個說明,從這個角度來說明,因為極樂世界,它的因果,不但跟我們這個世間不同,不是先修因後正果,不但這個不同,而且是完完全全是佛的果地的境界。那佛果地的境界是甚麼?「因果同時」。所以我們淨土宗又叫蓮宗, 「蓮花」這個是表法, 蓮花這個花開的時候,他的蓮子已經同時長成了,因跟果是同時的,所以我們淨土宗才用蓮花來表法,又叫「蓮宗」,這本來就是因果,就是不一樣。

(待續)

弟子承悔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