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敬法師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 講記節錄 》
第七場 【第28-34願】
(十一)深信因果善守口業
像我奶奶以前是一貫道,10多年,一貫道很難度的。我出家的時候她很擔心,我出家將近三年她才轉過來念佛。剛開始是給我面子,每次我一回去她就拿起念珠,念給我看,好像很認真這樣,剛開始是有口無心,後來慢慢也是建立她的信心。然後呢,因為道理不是很明白,可是我們淺顯的跟她講,她能接受照做,可是那個理真的自己也不是很明白。然後她有腳痛,今年八十多歲,腳一痛起來,她就不念佛了,甚至於還會抱怨:沒效啊,念佛也沒效,還是痛得要命。甚至於有那種抱怨,因為業障現前。
有一次我回去她就這樣講給我聽,我就很嚴厲的跟她講,我說:妳怎麼可以這樣講,這樣講不公平,妳這個身體用了八十多年了,妳念佛才念幾句,妳自己沒有用功還敢怪這個佛號不靈。我就唸她,不然隨隨便便怎麼可以毀謗三寶,怪人家,不可以的,妳自己本來沒有下工夫嘛!因為我跟奶奶很親,我可以罵她沒關係,我對別人不會這麼兇。那尤其她道理不明白,人都是會這樣子,怎麼樣也要找一個藉口,妳明明是自己的問題,還牽扯到別人身上去,人都有這個不好的習氣。那如果把這個事情怪到佛菩薩身上,那真的是罪過,不可以。
我就跟她講:如果妳沒有念佛,妳會痛的更厲害,就是因為妳有念佛,雖然沒有認真的念,可是佛菩薩已經在給妳加持了,妳要感恩。然後妳看人家念的那麼好,妳還在痛,表示妳不用功,沒有真心念嘛!怎麼會有效咧!念幾句,妳用了八十幾年的身體,弄得都快壞掉了,生病了,念幾句,有口無心就想要治好,這樣不可以。
真的,這樣也說不通,真的對阿彌陀佛也太說不過去。人家發願來幫我們,我們隨口念幾句,不懂得感恩回報也就算了,哎呀,一稍微不高興就全部把罪都怪到佛菩薩身上去。你看,佛菩薩實在是太冤枉了。我們從眾生的習氣毛病當中,我們也可以常常體會到,佛菩薩真的太偉大了,他們度眾生是要受盡委屈的啦!一直到最後,把眾生度過來之後,眾生懺悔,原來以前都是我錯了。在還沒轉過來之前,佛菩薩如果真的有情緒的話,真的早晚被他們氣死。眾生都業障很重嘛!不好轉的啊!你今天幫他八分,改天兩分沒有做好,他不滿意,他就怪你了,前面的八分,全部都忘光了,眾生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要行菩薩道要度眾生,一定要先有一個自知之明,有一個認知,我今天就是要來吃虧的,就是要來給眾生折磨的,你不用跟他講道理,你跟他講道理你沒有資格行菩薩道。如果眾生他不愚癡,那就不用你度了嘛!就是因為他愚癡他有煩惱,他不講道理,很可憐,他也很痛苦呀!只是他不知道解脫的方法,才需要我們去度他。所以度眾生喔,真的不容易,從這個不容易當中,我們跟人家互動知道不容易,我們更體會到佛菩薩真的太偉大了,我們欠佛菩薩的太多了。
我們以前自己習氣毛病也很重呀!還沒有發心學佛的時候,或者是剛開始,那佛菩薩冥冥當中,為我們付出多少,為我們打算了多少,我們都體會不到,除非我們真的覺悟了,轉過來以後,才能夠去知道懂得要感恩,知道能夠體會到佛菩薩的心情。俗話講:養兒方知父母恩嘛!你從小怎麼樣去跟父母吵鬧,都覺得是應該的,父母受你的氣是應該的,等到哪天你自己當父母了,換你的冤親債主來修理你啦!你才知道 ,哇,我以前父母真的好偉大!自己真的很不孝。我們一個覺悟的人,真正覺悟的人,才會體會到佛菩薩的恩德,是多麼的大,我們是多麼的不孝,多麼的業障深重。
所以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轉化身心的人,沒有人不覺得自己業障深重的。如果你修學很久,你覺得自己,喔,有修喔,好像修的很好喔,教理懂很多,自己的程度,那你完蛋了,你走錯路了,比還沒有入門的人還慘。人家初學佛,初發心成佛有餘,人家初學的人比你還厲害太多了。所以你看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在佛門裡面惹是生非的,通常都是一些老修,初學他也不敢。老修嘛,自以為是,就批評人家,連出家眾也要批評,這個就錯了,這個身口意就不清淨。
不管你講得再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老和尚不是講四好嗎?要說好話、做好人,對不對?表現出來的身口意,一定是要跟法跟道相應的才是正確的。不能說你講的再好的理由,你就可以去打人、去罵人,可以去批評人,比如說:這個法師講的好不好。你看現在衛星電視台現在很多台,法師很多,很多人習慣去觀察,看電視都會去批評:這個講得好;那個講的不好;那個怎樣怎樣……這樣對嗎?不對,聽眾有選擇要不要學習的權利,沒有批評的權利。
人家法師講法,也是義務的嘛!又沒有欠你,又不是你請來的家教,花錢請來的家教,對不對?他教的不好,你還可以要求,你這樣不對喔,你這樣教,你花錢請來的,沒辦法。人家是義務的,而且輩分比你高,身分地位比你高,你要有一點點知道自己的角色,該什麼角色做什麼事講什麼話,這樣才是真正的學佛,有規矩的人。怎麼可以任意批評,你真的任意批評,如果傷害到人家的名譽,或者是什麼,人家還可以告你毀謗咧!對不對,這話也不能亂,當然學佛人是不會。真正的佛菩薩是不會跟眾生計較,可是真的要仔細去分析那個因果,確實是這樣。
我們沒有批評人家的權利,你批評人家,人家就有權利告你毀謗,對不對?各有各的權利呀,所以不可以的。我們這個口業要守的很好,不可以隨口就批評,這個很容易犯,很多人有這個毛病,不知道自己隨口的
我還聽過一個居士,在台灣,哇,那個批評太可怕了!在教界很有名,他說除了廣欽老和尚之外,其他當今海內外的出家眾,或者是在家眾,大概這個意思啦,他說他看一看,大概沒有一個真的是修的很好的。哇,這個話太恐怖了,一句話就打死所有的人,只有廣欽老和尚沒有被他打到。你看這個口業多重,很重很重耶!對不對?就一句話,那個果報,我們不可以輕忽,不可以隨口就這麼講。
弟子承素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