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二)修學《阿彌陀經》的訣竅就是依教奉行

仁敬法師講經《佛說阿彌陀經》要義講記節錄


()修學《阿彌陀經》的訣竅就是依教奉行


但是這部經看起來很簡單,我們要如何才能夠契入,真正把這部經學會而得到受用? 有特殊的方法,同修如果心粗,你背得再熟背個幾十年,還是找不到這個入門的方法,還是學不會這部經,得不到受用。因為這部經其實講半天雖然只有一千多字,可是它的內容可以說就像一部無字天書,你雖然背的很熟,但是問你這個內容在講些什麼,大概沒有幾個人講的出來,所以這部經最難講。

所有的經當中這部經最難講! 因為沒有內容你怎麼講,只有勸你相信、發願、念佛,那這樣是不是可以鞠躬下台啦?可是我們看看蓮池大師他講解這部經《阿彌陀經疏鈔》,那個份量也不少啊,而且講的義理非常的高妙;即使那麼高妙,高妙到我們根本就看不懂,也還沒有完全把這部經講的透徹,所以真的太難講,而且也太難懂了。那怎麼辦呢?我們要怎麼學習?很簡單,就是不用學。不用學你就可以畢業了,真的!這個是真正的關鍵,你不要學,不要自作聰明,你就得到一切了。

這部經當中,大家要好好注意這個當中有三次這個勸, 世尊問舍利弗,舍利弗是代表智慧第一,智慧第一--他是當機者。其中有三次問舍利弗: 『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等等的,總共有三次問他三個問題。問完了以後,世尊沒有等他回答自己又解答,這代表什麼?世尊會那麼無聊嗎? 問一問又自己回答,好吊人家胃口,不可能! 這有表法的,表示什麼?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你問他,他也答不出來。所以這部經就是佛無問自說,也沒有人有辦法啟請,可見得這個境界連舍利弗智慧第一的人都沒有辦法理解,連大菩薩、等覺菩薩也沒有辦法啟請

所以沒有人啟請,換句話說連等覺菩薩也沒有辦法完全想像得到的境界,我們怎麼學啊? 沒辦法學啊,就不要學。不要學怎麼辦?有方法,就是 「依教奉行」這個是訣竅。你不用懂,你只要聽話接受就可以了。這個依教奉行也很簡單,就是什麼都不用做,不用自己操心,我們只要發願,真正相信、接受那就對了,那就完全符合這部經的重點信、願、行往生三資糧。所以重點是我們要真正發願,真正相信,然後行門很簡單--一向專念。這樣子我們自自然然不修而修,自自然然就可以得到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境界,真正把這一部經的利益完全得到。

所以我們要用什麼心態來學習,完完全全恭敬信受,聽到任何一句經文,不要再去思維,這到底什麼意思?有沒有可能?對不對?連第二念都不要有。如聞聖旨,皇帝頒發聖旨,百姓有沒有商量的空間啊?沒有,你只有接受,如果你要得到這部經的利益你只有接受,百分之百要先建立起這樣的一個正確的學習心態,才有辦法接著下一部的薰修。否則就像杯子,你把這個蓋子蓋上了,什麼法水也進不去。所以你聽幾十年也沒有用,你只是背得很熟而已,所以正符合這部經裡面講的「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能夠真正得到這部經的受用,往生極樂世界靠的純粹就是善根福德因緣,這個重點我們一定要抓到。


弟子 承素恭敬節錄 (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