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第二場 (六之二) 信願行往生三資糧

仁敬法師講經《觀無量壽佛經要義 》講記節錄  第二場

(六之二) 信願行往生三資糧

那前面這些六度萬行迴向十六觀這些都是方便, 為什麼也要講? 因為有些人他本來就修其他的法, 或者是他的根基他本來就不能馬上相信十八願, 那這樣子這種人要不要接引他? 也要啊!! 所以先講這個是接引那些善根福德比較差一點的, 或者是說他本來已經修其他的法了, 為了要勸他們也來修淨土那當然就也要講這個法, 然後再讓他們迴向也可以啊! 
 
但是我們聰明, 我們不要修那麼難嘛! 我們善根福德因緣更成熟啦, 不要說人家好像很笨, 我們比較聰明, 我們善根福德因緣更成熟, 就是相應十八願-- 聽話、老實、照做啊! 父母親要給我們的遺產, 我們就去接收就對了嘛, 幹嘛那麼麻煩。但是你如果不相信就沒辦法, 那你就好啦你自己去慢慢修, 然後再迴向到極樂世界, 自己帶一點資糧去, 事實上一點也不算資糧。

我們之前都講得很清楚, 你們重複的去看, 你就絕對會明白, 我們講的沒有一點的含糊, 只是因為你們聽了這些名相還不熟悉, 所以你會聽了有點糊裡糊塗的, 多聽幾遍就絕對可以很清楚。

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判這個要門跟弘願, 其實「要門」不是他真正要叫我們修的, 他叫我們修的是「弘願」, 「弘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的經文我們來念一遍: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 到這裡, 這一段就是第十八願的經文, 如果我們依這一願的標準, 你看很簡單喔, 沒有要我們練功夫啊, 完完全全是只要我們「至心信樂」, 我們「願生我國」願意求願往生「乃至十念」我們就能夠往生。

善導大師還有更清楚的講解, 他說: 「彌陀世尊, 本發深重誓願, 以光明名號, 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 下至十聲, 一聲等, 以佛願力, 易得往生。」 你看「上盡一形, 下至十聲, 一聲」, 你看他沒有說你要念多少佛號? 「上盡一形, 下至十聲, 一聲」這很明確的告訴我們, 不是一定要念多少佛號, 而是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很容易就往生了啊!! 這善導大師在 《往生禮讚》, 給我們的開示講解。所以我們現在聽到這裡應該非常清楚, 我們淨土法門的修法, 最核心最純正的修法, 就是這麼簡單-- 信願行。

而以往我們所理解的信願行, 那是他宗祖師用自力的立場, 用難行的立場來解釋信願行, 把他解的很難, 這個行要念到一心不亂、 一念不生; 那依這個要門的角度去解釋, 不是真正淨土的理論, 那我們現在搞清楚以後, 我們就自己選擇, 看你的根基, 你比較相應哪一個修法, 都可以。 阿彌陀佛沒意見, 我也沒意見, 但是我們一定要把他客觀的分析, 然後你要問我哪一個法最好, 那我肯定是介紹你十八願。 因為我自己就是依這個法, 簡單、容易成就快速, 三根普被萬不漏一, 真正就是符合我們淨土法門的特色。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裡面有講很清楚, 他說: 「然娑婆化主, 因其請故, 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 顯彰別意之弘願。」 這段就直接告訴我們, 這個娑婆化主就是世尊嘛! 他是因為韋提希夫人的祈請, 即廣開淨土要門, 他就先講要門囉,要門就我們剛講的十六觀。安樂能人」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顯彰別意之弘願, 這個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是真正的本懷。


善導大師把他判為弘願, 阿彌陀佛真正要叫我們受持的一個方法, 就是第十八願。 那前面這個是因為韋提希夫的祈請嘛, 那有了祈請就是有這類的根基囉, 當然要跟她講你可以修要門、修定、修十六觀再迴向也可以啊。

(
待續…)


弟子承賢恭敬節錄…(仁敬師父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