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第二場 (十七) 恭敬心是修學成就的要素

《淨土教道次第廣論大綱要義》講記節錄 -- 仁敬法師主講
第二場講題  「培養恭敬心是入道的修學根基」

全文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CN5EYJVyI



(十七) 恭敬心是修學成就的要素

其他的學生志向是什麽? 世間法,他跑去做其他東西了,你學成去報效國家運用,這個都很好,但是對這個法還並不是擺在第一位,而且尊師重道,也沒有人能做到像顔回這麼徹底。對不對? 所以他是一個很好的典範,當然也不一定要做到這個程度,每個學生最後都有很好的貢獻,也都是回報老師,再隨著自己的因緣把自己的所學發揮到最大的一個極限,這個也是對老師的一種感恩、恭敬的一個展現,這個都可以。可是就緣分上來講,就沒有顔回這麼親了,沒有顔回跟孔子緣份這麼近。

那相對的我們可以猜想佛陀身邊有十大弟子,同樣的十大弟子的這個緣份就跟老師跟佛陀法緣又更深,所以他們在傳法的方面就各有代表性: 有神通第一、有智慧第一佛陀的弟子那麼多,但只有他們十個人做一個代表性,這說明什麽? 常隨眾。常隨眾當中最重要的代表,這個法緣就是最深,跟師父的緣份最深,這個就是最圓滿的,我們弟子規要學的典範,標準在這裡。那再看看我們自己有沒有做到?

我們現在很多人,特別是修學淨土法門,聽完一兩堂課,哦!知道,信願行嘛,我知道了我畢業了,老師拜拜。就這樣子就把老師忘得一乾二淨了,認為自己够了,反正我已經知道怎麼修了,這個芝麻開門的密碼已經拿到了,就走了。有沒有恭敬心? 沒有恭敬心。而且也不踏實,這樣的人不夠德行啊,德行這方面就是很缺乏的,而且也不夠聰明。

因為淨土法門看起來是很簡單,實際上它也是最難的,因為它是佛的境界,而且是什麽? 佛中之王的境界,一般大菩薩還沒辦法理解的境界。不是你聽了信願行,你就自己可以畢業的。雖然說只有掌握這個關鍵就能夠成就,問題是你能夠確定你這個信願行三資糧能夠永遠不退失嗎?能夠念念增長嗎?或者是說你當下這個信願行的心是真的嗎?這個都有很大的疑問。

弟子傳護恭敬節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