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仁敬法師: 名不正則言不順---談稱呼的加持力

要做一個人人歡喜的佛弟子,基本的禮節一定要落實,這也才能將對三寶學習的恭敬心顯示出來,並且從中降伏我慢、培養善根,成就真實的褔慧功德。 
仁敬法師: 名不正則言不順---談稱呼的加持力


【淨土教道次第廣論班】 (二十四名不正則言不順---談稱呼的加持力 (寫於2012-5)


正確的稱呼是一種禮節更是一種內在的修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建立首先就是落實在適當的稱呼,乃至於就連我們修學淨土法門往生成佛也是靠著稱念佛的名號從內心對佛的真誠的呼喚而感得佛力的加持,可見正確的稱呼是多麼重要,以下略舉佛門裏常用到的稱呼運用。

「法師」,一般上講經說法的出家眾都通稱法師,因為代佛說法故,法師就是代表著人天師表的身份,敬佛敬法者也必定恭敬法師以期感得學法之益。但基於想要強調恭敬心,現在一般人卻對於無論說法不說法的出家人都通為法師這是不正確的,這樣就是名不符實,禮太過了就會變成巴結。

「師父」這個稱呼有通稱專稱二種不同的運用,通稱就是凡是出家眾都可以稱為某某師父,這是恭敬出家僧寶之意。專稱就是稱呼你所依止學法的師長,例如我們現在廣論班開班授課,那學生對老師,就要稱某某師父或直接稱師父亦可,這個師父就如同是學校裏級 任 老師的意思。

「和尚」是親教師之意,也就是親自教導你的老師,就如同上面的專稱師父有相同的意思,也是指你所跟隨學法的師父,但較常用的是直接稱師父這樣比較上親近,而稱和尚就較正式些。現在世俗上一般稱比丘師父為和尚,稱比丘尼師父為尼姑,大概是看電影錯演多了,這都是帶有不恭敬的稱呼意涵,這是非常變質而錯誤的用法。

「末學」是在同輩中自謙的用法,若是居士因為是三寶弟子;也就是僧寶的弟子,所以對出家眾時就不可自稱為末學,這樣不但不是謙虛,反而有慢心,雖說佛性是平等,在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凡事相上的尊卑倫理還是都要各守本份其位,否則名不正則言不順,也無法從稱呼當中啟發我們自性中的修養美德。

「無學」這是四果阿羅漢的果位,因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該學的都學了,已有能力出三界了,故稱無學。過去我當居士時曾經寫信給一位法師,信件末後署名為不才無學” 頂禮,結果被身旁一位比丘尼師父臭罵一頓,說我不得了了,證果了,那時候真是慚愧地想挖個地洞鑽進去,但也很感謝那位師父的直接指出,讓我至今印象深刻。

凡事外境皆是由自心的顯現,在我們的行住坐臥當中都與我們的起心動念有關,也大大地影嚮著我們內心時刻的變化,對人、對事、對物若都能保持如法恭敬,那自性美好的性德就會不斷地被啟發,反之,則會增長我慢三毒,對於道業有極大的負面影嚮,所以不可以因事小而忽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