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敬法師 講經 :《四十八願要義》講記節錄
(二十一) 垢障凡夫唯仰仗佛力得以往生
念佛,印光大師的開示「無論功夫深淺」,對不對? 就不用擔心,往生之後直入報土。有一段話,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裡面有一段問答,他自己設的問答他說:「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 這個報土是那樣的清淨,我們垢障凡夫怎麼能夠往生,他就回答:「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五乘是甚麼「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連菩薩往生都要靠佛更何況我們凡夫。
也就是佛的這個願做強緣,很強力的這個緣,助緣,增上緣,我們才能夠有可能直入報土。這個是善導大師的開示,所以我們現在聽到這裡,我們也很清楚了,終於搞清楚淨土法門,到底那麼多種修法,到底哪一個才是最正確最適合我們。剛剛我們舉了三大類,十八願最簡單,十九願自他二力,二十一願悔過得生,大分為四十八願當中就只有這三段是在講往生的方法條件。那它的標準就不同,契機的對象根機就不同。
如果我們直接依十八願來修,也就是善導大師講的本願「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十八願也是觀經裡面的上品上生的往生條件,依這個標準來修的話,我們人人都可以超脫品位,甚至於上品上生直入報土。經文都跟我們講得清清楚楚的,那這些成就呢…怎麼來的? 完完全全都是靠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的。
我們對阿彌陀佛有沒有信心?有喔!有喔!這樣我們往生有沒有信心?有喔!舉手,有信心的舉手,不少耶,不得了,不錯不錯。還有沒有不敢舉手的請舉手? 沒有? 有有有,還有幾個不敢舉手的? 不敢舉手的,請舉手,這跟你們鬧著玩的。鍛練一下讓你們舉手是讓你們加深印象告訴自己,因為我們過去那個印象很深刻,一直認為自己沒有辦法往生,現在我透過舉手,加深自己的那種印象把自己潛意識裡面過去那種印象轉變過來,我就是有信心。
透過我們整個整體的種種的加持力,讓我們回去以後,真的整個印象完全改變,對這個修法,對於阿彌陀佛,對自己得特別是對自己的信心,就產生了一個新的認知。我看我們這裡的同修實在是太可愛了,而且很大方,有信心就有信心嘛,這個就是在跟十方諸佛一樣,在稱揚讚嘆阿彌陀佛。不像有些地方同修,因為有地方比較鄉下,那些人比較保守,都不敢舉手一個都沒有。我說會長是因為你沒有舉手大家都不敢舉手,那會長就這樣舉一點點。
弟子傳學恭敬節錄 (仁 敬 師 父 審定)